绿色生产、科技护航 夏收季田间地头粮食丰收果实飘香
绿色生产、科技护航 夏收季田间地头粮食丰收果实飘香
绿色生产、科技护航 夏收季田间地头粮食丰收果实飘香本文转自(zhuǎnzì)【央视网】;
央视网消息:这段时间,在山西河津市的黄汾10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(fàn)基地,金黄(jīnhuáng)的麦浪随风翻滚,新技术、新农机的应用让这个夏收季“科技(kējì)范”满满。
今年,河津市的示范基地里有2000亩小麦(xiǎomài)正在创建“吨半粮田”,种粮大户侯金龙种植的500余亩小麦是其中一个“试验田”。在农技人员的引导下,他采用了“滴灌(dīguàn)+水肥一体化+密植栽培”三位一体技术后,每亩地节水40%以上(yǐshàng),化肥使用量(shǐyòngliàng)减少30%,将黄河滩(tān)漏水漏肥的沙土地打造成了“吨半粮田”。
黄汾10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涉及5个乡镇(街道(jiēdào)),小麦种植面积(miànjī)12.12万亩,集中连片的种植模式特别(tèbié)适合大型农机具高效作业。
当地调派(diàopài)了(le)15台联合收割机,其中机割台高度自动调节,而且粮箱的储存量达到了1万斤左右,机收效率得到显著提升。
此外,当地农业部门还派出减损服务小分队(xiǎofēnduì),开展常态化机收损失监测调查,最大(zuìdà)限度减少麦粒的遗漏和破碎。
甘肃民勤:“一喷三防” 无人机作业(zuòyè)省力提高单产
甘肃武威市民勤县正值小麦产量形成(xíngchéng)的关键时期,当地抢抓农时,全面(quánmiàn)开展小麦“一喷三防”作业,以科技力量护航夏粮丰产丰收。
在民勤县大坝镇田斌村的千亩麦田(màitián)里,数台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精准操控下腾空而起,沿着整齐(zhěngqí)的麦垄匀速飞行。旋翼带起的微风拂过绿浪翻滚的麦田,雾化的药剂均匀喷洒在麦穗上,勾勒出一幅现代农业生产(shēngchǎn)的生动(shēngdòng)图景。
“一喷三防(fáng)”技术是小麦(xiǎomài)中后期(zhōnghòuqī)田间管理的核心举措,通过(tōngguò)将杀菌剂、杀虫剂、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配比、一次喷施,实现防病虫害、防干热风、防倒伏的“三防”目标,有效延长小麦灌浆期,提高千粒重,增强植株抗逆性,提高小麦单产。
江西(jiāngxī):夏种进入高峰期 绿色生产效益高
眼下,江西省的夏种进入高峰期,绿色生产成为今年(jīnnián)当地的一大亮点(liàngdiǎn),为丰产丰收打牢基础。
在宜春市袁州区南庙镇,中稻正在大面积(dàmiànjī)移栽。今年,当地(dì)(dāngdì)推广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,机器在移栽过程中,将肥料精准定量、均匀地施用到秧苗根部。
为(wèi)推动这项生产技术的落实,江西在(zài)6个县70多个示范片内进行(jìnxíng)示范推广,通过统一育秧、机插的生产方式,辐射带动水稻亩均化肥用量减少超20%。
而(ér)在金溪县(jīnxīxiàn),中稻已移栽一周,这两天,农户们正往田间投放鸭子,鸭子可以除虫、除草,粪便肥田,取代了农药、化肥的(de)使用,这样的绿色生产方式,让当地的水稻备受市场青睐。
除了(le)移栽种植过程中推广绿色生产外,在现阶段的(de)田间管理时期,南昌市新建区还建设了11个病虫害监测点、5个自动虫情信息采集监测点,为水稻生长铸成一道绿色高效(gāoxiào)的防控屏障。
广西全州:4万多亩桃李陆续成熟 科学管护增效益(zēngxiàoyì)
眼下,广西全州县4万多亩桃李(táolǐ)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期。缀满枝头的桃李,成为带动群众(qúnzhòng)增收致富的“金果子”。
在全州县两河镇鲁水村“红色果乡”桃李产业种植基地,一颗颗圆润(yuánrùn)饱满的桃子缀满枝头(zhītóu),阵阵果香随风扑鼻而来。当地果农正在(zhèngzài)忙着采果、装果、运果,赶往外地客商在村里的收购点。
近年来,全州县依托独特的(de)气候、土壤、交通(jiāotōng)区位等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桃李产业,通过组建专家团队(tuánduì)、建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举措,为果农打造(dǎzào)“一条龙(yītiáolóng)”服务。仅全州县两河镇优质桃李种植面积1.2万余亩,年产量2万吨以上,带动当地农户户均增收1.5万元以上。
本文转自(zhuǎnzì)【央视网】;
央视网消息:这段时间,在山西河津市的黄汾10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(fàn)基地,金黄(jīnhuáng)的麦浪随风翻滚,新技术、新农机的应用让这个夏收季“科技(kējì)范”满满。
今年,河津市的示范基地里有2000亩小麦(xiǎomài)正在创建“吨半粮田”,种粮大户侯金龙种植的500余亩小麦是其中一个“试验田”。在农技人员的引导下,他采用了“滴灌(dīguàn)+水肥一体化+密植栽培”三位一体技术后,每亩地节水40%以上(yǐshàng),化肥使用量(shǐyòngliàng)减少30%,将黄河滩(tān)漏水漏肥的沙土地打造成了“吨半粮田”。
黄汾10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涉及5个乡镇(街道(jiēdào)),小麦种植面积(miànjī)12.12万亩,集中连片的种植模式特别(tèbié)适合大型农机具高效作业。
当地调派(diàopài)了(le)15台联合收割机,其中机割台高度自动调节,而且粮箱的储存量达到了1万斤左右,机收效率得到显著提升。
此外,当地农业部门还派出减损服务小分队(xiǎofēnduì),开展常态化机收损失监测调查,最大(zuìdà)限度减少麦粒的遗漏和破碎。
甘肃民勤:“一喷三防” 无人机作业(zuòyè)省力提高单产
甘肃武威市民勤县正值小麦产量形成(xíngchéng)的关键时期,当地抢抓农时,全面(quánmiàn)开展小麦“一喷三防”作业,以科技力量护航夏粮丰产丰收。
在民勤县大坝镇田斌村的千亩麦田(màitián)里,数台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精准操控下腾空而起,沿着整齐(zhěngqí)的麦垄匀速飞行。旋翼带起的微风拂过绿浪翻滚的麦田,雾化的药剂均匀喷洒在麦穗上,勾勒出一幅现代农业生产(shēngchǎn)的生动(shēngdòng)图景。
“一喷三防(fáng)”技术是小麦(xiǎomài)中后期(zhōnghòuqī)田间管理的核心举措,通过(tōngguò)将杀菌剂、杀虫剂、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配比、一次喷施,实现防病虫害、防干热风、防倒伏的“三防”目标,有效延长小麦灌浆期,提高千粒重,增强植株抗逆性,提高小麦单产。
江西(jiāngxī):夏种进入高峰期 绿色生产效益高
眼下,江西省的夏种进入高峰期,绿色生产成为今年(jīnnián)当地的一大亮点(liàngdiǎn),为丰产丰收打牢基础。
在宜春市袁州区南庙镇,中稻正在大面积(dàmiànjī)移栽。今年,当地(dì)(dāngdì)推广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,机器在移栽过程中,将肥料精准定量、均匀地施用到秧苗根部。
为(wèi)推动这项生产技术的落实,江西在(zài)6个县70多个示范片内进行(jìnxíng)示范推广,通过统一育秧、机插的生产方式,辐射带动水稻亩均化肥用量减少超20%。
而(ér)在金溪县(jīnxīxiàn),中稻已移栽一周,这两天,农户们正往田间投放鸭子,鸭子可以除虫、除草,粪便肥田,取代了农药、化肥的(de)使用,这样的绿色生产方式,让当地的水稻备受市场青睐。
除了(le)移栽种植过程中推广绿色生产外,在现阶段的(de)田间管理时期,南昌市新建区还建设了11个病虫害监测点、5个自动虫情信息采集监测点,为水稻生长铸成一道绿色高效(gāoxiào)的防控屏障。
广西全州:4万多亩桃李陆续成熟 科学管护增效益(zēngxiàoyì)
眼下,广西全州县4万多亩桃李(táolǐ)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期。缀满枝头的桃李,成为带动群众(qúnzhòng)增收致富的“金果子”。
在全州县两河镇鲁水村“红色果乡”桃李产业种植基地,一颗颗圆润(yuánrùn)饱满的桃子缀满枝头(zhītóu),阵阵果香随风扑鼻而来。当地果农正在(zhèngzài)忙着采果、装果、运果,赶往外地客商在村里的收购点。
近年来,全州县依托独特的(de)气候、土壤、交通(jiāotōng)区位等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桃李产业,通过组建专家团队(tuánduì)、建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举措,为果农打造(dǎzào)“一条龙(yītiáolóng)”服务。仅全州县两河镇优质桃李种植面积1.2万余亩,年产量2万吨以上,带动当地农户户均增收1.5万元以上。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